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4:13    次浏览
工作人员了解民情10月21日,记者从潍坊市福寿街了解到,为进一步拓宽民意表达渠道,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福寿街社区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群众,问民意、解民忧、助民富,建立“民情台帐”,充分利用二级网格,密切党群干群关系,为民排忧解难,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。一本民情日记记下百姓冷暖福寿街社区将《民情日记》发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手中,要求每位干部在日常入户过程中,通过“拉家常”的方式,了解群众所思所想,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,同时以记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好百姓的基本资料及反馈的问题。联户党员干部通过与老百姓“零距离”接触,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记录、及时整理、及时汇报、及时解决,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、权为民所用、利为民所谋,切实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。民情实录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,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、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。在这个笔记本上,联户党员干部详细记录了一则则新鲜生动的新闻,言语朴素、真切,事情虽小却足显温情。联户党员干部进万家门、知万家情、暖万家心、帮万家忙,用热情化解民众所忧。翻开“民情实录”,仿佛看到了联户党员干部们在处理民事问题上的思路和方向,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邻里和谐、社区和谐的生动场景。一本民情台帐回应百姓诉求为了让“民情台账”真正发挥为群众解难题、办实事的作用,福寿街社区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,制定行动方案。对群众反映强烈、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逐一予以及时解决;对需要一定时间或创造条件才能解决的问题,明确工作措施和期限,逐步予以解决;对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上级支持解决的问题,积极向上级反映,做好宣传解释工作。“记者同志,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个‘小本子’,里面的故事多着呢!”居民老蒋指着台账直截了当地说。还有居民戏言:“我们这里尽出‘怪事’,社区党员干部不管进哪家门都会揣着《民情日记》。社区百岁独居老人季秀英,因为女儿生病,女婿忙着照顾病号,所以老人的吃饭成了问题。通过“民情台账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社区立即制定方案,组成送饭小组,每天两人一组,轮流去老人家送饭。老人的女婿董师傅说:“多亏了社区的领导们,帮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难题,真的让我们非常感激”。中秋节以及重阳节双节来临之际,社区包靠干部、奎文区委党校副校长杜涛同志也特地去看望了老人,给老人带去了月饼等慰问品,陪老人度过一个温馨的节日。在一次党员干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,新元小区1号楼于师傅的老伴儿常年患有高血压,因为年事已高身体虚弱不方便出门,孩子们又忙于工作不在身边,社区立马联系社区门诊的医务工作者们,上门为于师傅的老伴儿量血压、检查身体,并教给她一些关于预防高血压病发症的常识,于师傅说:“社区想得真是太周到了,年龄大了,总是麻烦你们真是过意不去呐。”社区工作人员表示:“尊老爱幼本来就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做的事情,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说,我们一定尽力做到最好。”一颗热忱之心牢记为民宗旨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,联户党员干部都第一时间记载下来,对每一个问题都写好最终解决的方式并追踪事假最终的处理结果,立争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。将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作为开展好“民情台账”活动唯一标准,使“民情台账”真正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。只有做到信息到一线去采集,群众的呼声到一线去倾听,问题到一线去发现,干部的工作推进到一线去检验,干群关系才能融洽。只有干部沉下去,民情记上来,调研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。只有“民情台账”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,党员干部受到教育,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。“民情台账”是党员干部贴近群众、贴近百姓生活的真实见证;是连民心、听民声、解民忧的新载体。它不仅记录了问题、解决问题,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群众的社会责任感。工作开展以来,福寿街社区联户党员干部的“民情实录”不仅有效提高了联户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效率,真正做到了“居民情况一口清、特殊群体一口清、骨干对象一口清”。同时,也有效增强了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,和对我们工作人员的信任,共同体现了新时期和谐社区的新风尚。解决群众小问题,做好民生大文章。福寿街社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以人为本,多措并举推动群众工作开展,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,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。(文/图 潍坊晚报记者 张玉丽)